用三年塑造一批“沪派民居”样本 上海开展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

最新信息

用三年塑造一批“沪派民居”样本 上海开展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
2024-03-27 14:20:00
上海现存许多浑然天成的湖荡、河道、良田、村池、民居,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。记者从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获悉,去年6月以来,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和相关区研究制定工作方案,组织开展《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》研究和编制工作,为保护传承沪派江南水乡风貌、延续城乡历史文脉、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支撑。
  为什么将目光放在村落?
  上海这片土地上郊野乡村空间占比近六成,不仅承载珍贵的生态自然之本、城市文明之源。上海古时为吴越之地,自古以来是人文荟萃之邦,是孕育滋养上海文化的重要母体。吴淞江、黄浦江浩浩荡荡而过、日夜奔流,千百条支河如脉动的血管,滋养生息。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、浦江上游的九峰三泖、江南民众的历史文化遗存和风土人情,绵延千百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和个性。
  江南文化同时又接纳了来自溯江而下的荆楚文化、徽派文化、岭南文化、秦晋文化等,通过长时期的互相交融,这种文化传统最终在上海开埠后又与西方文化融合,为后世的上海城市文化打下了烙印,也如同生物学上的“基因”。上海的郊野,是最江南文化氤氲、苏松富邑的人文气息。
  为什么要保护传承沪派民居风貌?
  沪派民居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更深更源远流长的文脉,它的内涵包括了自然水田格局、村域聚落形态、民居建筑及非物质文化。他们是上海千年来文明形成、变化和演进的轨迹与印痕。保护传承,是对上海数千年历史与上海先民的尊重,是维护我们对城市认同感、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根本。
  然而随着城市高速发展扩张,水田林路村的村域格局和聚落肌理缺乏系统化的保护与传承措施。乡村自然空间和历史民居文化不可避免地急速衰落演变,乡村的自然空间特色带来了挑战。再不重视保护传承,大量代表江南农耕文明的优美湖荡、圩田被填埋和改造。自然肌理消失之后难以复原,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刻不容缓。
  《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》有何内容?
  《专项规划》以保护和传承上海乡村传统文化、尊重和珍惜乡村建成空间特色和肌理特征为导向,以延续传统水乡村落形态和空间肌理为目标。
  规划以郊野乡村地区“水田林湖草”蓝绿空间为基底,追溯乡村空间历史脉络,提炼具有典型辨识度的“沪派民居”空间意象表达,识别构建了“六域、八脉、十二意象”的上海乡村风貌空间结构,统筹划定148个乡村风貌单元,实施多层次、分区域的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。
  “六域”指以水系为主要框架,结合自然地理边界和调研普查实证分析,以空间类型学进行提炼总结,辨识出上海乡土空间中最具特色、最具识别度的六类地貌特征域片,分别为“湖沼荡田、曲水泾浜、河口沙岛、滨海港塘、泾河低地和九峰三泖”域片。规划以“六域”分区为基底分别勾绘了乡村景观的“六境”画卷,着力构建上海乡村特色风貌总体结构和意象。
  “八脉”指由长江、黄浦江、吴淞江、金汇港、大治河、蕴藻浜、浦东运河和油墩港等八条主干水系组成的蓝色水脉,是串联六大域片、塑造十二分区意象风貌特征的重要骨架和主脉。
  “十二意象”指在六类地貌特征域片中,经进一步提炼识别,细分出十二种乡村风貌肌理形态片区,根据典型空间形态,分别勾画描述分区意象,增强空间识别性,具体为“珠链、纤网、星络、鱼脊、螺纹、横波、年轮、羽扇、川流、疏枝、棋盘和峰泖”。针对每一类型意象分区,规划对空间肌理的成因进行历史追溯,并就空间意象进行特征描述,提出片区风貌保护发展引导要求,强化保护传承的整体性。
  为什么要以水为主线?
  这次《专项规划》强调的主线是以“蓝绿为基底”。上海的历史是人类与海水、河水的抗争成长史,筑塘御潮、筑圩防洪、疏沟开渠等,作出了可歌可泣的历史贡献。
  上海立足长江三角洲前缘,浓缩了长江三角洲大江湖的水基因。长江是三角洲之根,携泥沙奔腾入海,冲击着古海岸并不断向东推展岸线,为三角洲生长出独特的水土基底。太湖是三角洲的淡水之心,将源源不断的淡水有力地送向江海,其入海之道在三角洲上镌刻无数辐射向海的水脉肌理。太湖之广三万六千顷入海之道独有一路,所谓吴淞江者。吴淞江在市中心区域即为苏州河,是上海母亲河。
  古海岸即古冈身带贯穿上海中部,以此为界,呈现“冈身高势、西部碟形洼地、东部河口推展、北岸淤、南岸冲”的自然运动特征。从太湖长江流域自然孕育的太湖入海水道、冈身高地水道、东江入海余脉水道,还有伴随江南水利不断进步、江南城镇生产方式不断发展而来的塘、浦、港等,水土安澜、生产技术迭代、交通往来便利、城镇繁荣开放,以水溯得海上丝路文明与江南文明之源。
  下一步工作如何开展?
  规划初步确定了20个试点单元,并形成专项行动计划安排。
  一是明确行动目标。计划今年启动,至2027年底,塑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“沪派民居”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。二是统筹开展“十大行动”。聚焦自然风貌、村落风貌、环境景观、文脉传承等四项内容,规划明确了十个方面行动内容。三是建立实施机制。以区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,强化市级部门协同,通过“三师联创”设计、各类政策叠加、各项行动汇聚、强化公众参与,有序开展试点营造。
  希望在将来,无论如何发展变迁,每一条河都有它的历史,每一片瓦都有它的故事,每一个村都有它的独特人文魅力。
(文章来源:东方网)
免责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,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。

用三年塑造一批“沪派民居”样本 上海开展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规划

sitemap.xml sitemap2.xml sitemap3.xml sitemap4.xml